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7的文章

12月院長專欄-多花心思吧!

多花心思吧! 【診所趣事】 一天早晨,有位病患阿姨一如往常地來做復建,從口袋中掏出健保卡、復建卡和 100元。 「好的,找您 50元,可以上樓復健囉!」護理師親切地說後,阿姨露出疑惑的表情「我剛剛是給你50還是100??」 「阿姨~~是100元,我找您50拉」 「哈哈哈,唉呦~我怎麼忘了 呵呵呵」阿姨有點害羞跟尷尬地笑了 我們也笑了 其實生活中,或多或少都會發生這樣的小插曲對吧~ 1、20幾歲的人會說「我是不是有少年癡呆症阿~哈哈」 30幾歲的人會說「我是不是開始初老了呢? 覺得驚恐」 4、50幾歲的人會說「我是不是有癡呆症的前兆呢? 天阿~~~」 有時,其實蠻有趣的; 但有時候,也有點讓人小擔心對吧~ 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來看, 這現象跟<腦>和<神經>有很大的關係。 當然「癡呆症」已經證實了跟腦部的構造改變、退化有很大的關係。 那麼,沒有退化的我們為什麼還會這樣呢? 首先, ◆ 人是以「神經」來感受的。 在<腦>中有一團如拳頭大小的神經,對吧?換句話說,<腦>是「一團神經」。 <腦神經>是「身體的核心」,是身體中最先感受並瞭解的部位。 (圖片取自網路) <神經>會透過「眼睛」來觀看,透過「耳朵」來聆聽,透過「腦」來啟動想法。而且 <全身>都布滿「神經」,所以人能憑著「神經」來感受。 (圖片取自網路) ◆ 神經敏銳時、內心興奮時, <專注力>是最強的 。那就是「腦神經、想法和身體的神經都很專注的時候」。那時最能 看得清楚、聽得清楚、好好感受、好好理解,腦也能好好儲存而好好記住 。 ◆雖然<神經>會感受,但< 不使用神經的人 >就算看了、聽了也無法感受。 這時如同「神經睡覺的狀態、神經死亡的狀態」,換句話說,就是「 有氣無力的狀態」 。這時不論觀看、聆聽什麼都無法感受到。 所以大部分的人,會有"少年癡呆症"、"初老"等現象 並非是有神經內科疾病,而是自己的腦、神經或想法正處在一個 有氣無力的狀態 的關係歐! 這個狀態,也沒有特別的治療方式、特效藥、或是打針可以解決。 但可以 透過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專注力跟想法、精神的強度 , 這方面的書籍在坊間、書店其實有非常非常多,不論國內或國外,

醫生!我腰好痛!!【下背痛的六大主因】

秋冬季節轉換,氣候變化無常,常常這裡痛那裏痛~ 尤其是我們的腰部, 一不小心就閃到、扭到、拉到, 該怎麼預防跟保養我的腰呢? 今天要來告訴大家 秘訣 歐!! 一、  造成下背痛的六大主因: 1.  職業運動、意外事件而引起韌帶與脊柱的傷害 2.  肌肉過度伸展也會引起下背痛 。 EX:過胖、反覆舉重物、姿勢不良 3.  缺乏運動會使肌肉失去張力而變弱,容易因外力而扭傷。 4.  椎間盤突出 (需做進一步檢查) 、脊椎外傷、扭傷 5.  背部關節炎或臀部、膝部疾病而引起背痛。 6.  懷孕:因懷孕時,荷爾蒙分泌使骨盆寬鬆,致使下背部組織結構變得較鬆散;也因胎兒重量,使母親重心向前移。 二、  預防: 日常生活中,可藉由 正確的姿勢 ,降低背痛的產生。 站 正確的站姿是抬頭、挺胸、背部挺直。長時間站立應墊高一腳,不時換腳避免不對稱傾斜。 坐 兩腳平踏地面,背部平靠椅背,臀部坐滿整個椅子。避免上身前傾或背部拱起。 躺 枕頭高度正好讓頭與肩膀平行,仰臥時,在膝下墊個枕頭。側睡時雙膝微彎,兩腳間夾一枕頭 駕駛 盡量將背及腰部靠在椅背,座椅靠背角度約115度。 抬放重物 不可直接彎腰拿重物。要蹲下,縮小腹再抬起物品 高處取物 勿直接取物,請盡量縮小腹、挺背再取物。 由臥姿    轉坐姿 由臥床而起來時,先側躺於床邊,用手推動成坐姿,並保持背部直立,再把腳放在地板上而下床。 謝院長小叮嚀: 預防勝於治療,若平時注意正確的姿勢,控制適當的體重、加強腹肌及背肌力量。 在日常生活中,不論是休閒或工作,都應 盡量鬆弛背部肌肉 。 當長時間工作後,能休息片刻,稍微活動一下,對緊張的背部有很大的好處。 ~永昇骨科診所關心您的健康 願您平安~